|
共光是东坑镇的一个管理区,有天然风景区的美称。从陆河县被称为青梅之乡后,共光即被人称为青梅园,梅花园,青梅之村,梅花村,共光青梅旅游风景区。清明时正是青梅成熟时。
共光有天然石景——石门洞,社;天然游湖有:宫子潭,西牛温水,饺子潭,打石湖。
远观景有:火山嶂,人字嶂,县景等等
共光有聚云寺也称寨头庵又称“(石示)头庵”注:(石示)读再,位于共光管区白石头村的东面。始建于明朝,从现存清乾隆三年丁已岁(公元1737年)的“永守香灯碑”之记载:“聚云寺创自先朝,阅今几百余载”考究,建寺时间为明朝(真实时间待考)。寺之建筑为上五下五一天井平房,建筑面积为250;平方米,附设建筑有伙房、碓间、厕所等约100平方米。有前殿、后殿、僧房、套间等共14间,殿堂木爪斗拱重重叠叠,雕梁画栋;正殿塑有2米余高释迦弥佛像、元珠菩萨(骑狮)、普贤菩萨(骑象),两旁塑有观音菩萨、蛇岳公王、十八罗汉等。寺后三座高山耸立,怪石嶙峋,竹木婆娑,一弯流水寺前流过,寺前有二个大石,形状酷似雄狮、大象,人们称之为狮象石。过去,这里香烟缭绕,灯火不息,陆丰、陆河、揭西、普宁诸县信民络绎不绝前来朝拜,香火鼎盛。据寺周围现存十余座僧人墓推断,每年均有僧人居住,解放战争初期,游击队曾在这里战斗、住宿过。正殿柱上书有:佛法宏开屡年人乐物阜,慈云广布每岁雨顺风调”对联。寺内置木质轿二乘供春游时之用。
在民间艺术方面,既有故事、笑话、谚语、俗语、歇后语、传说、山歌等口头文学。客家饮食文化也独具特色,如擂茶、打米程、做糍粑、酿黄酒、酿豆腐、腌咸菜,还有扎头糕等二十几种糕点小吃品种,颇富盛名。水果有青梅、青柿、青榄、油甘、荔枝等。风俗有等王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