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河,旧称罗河、罗江。以前,人们认为螺河发源于陆河县螺溪镇和五华县交界的旗头嶂。数十年前,有关单位用仪器测量确定,螺河发源于汕尾市陆河县南万镇与河源市紫金县交界的三神凸山,全长102公里,宽35米左右,一般深度0.7米左右,流经陆河县的南万、螺溪、河田、上护、新田、河口和陆丰市的大安、西南、东海等镇,最后注入南海。她是陆河和陆丰人民的“母亲河”。
在上世纪50年代末以前,陆丰东海至河田的公路未开通,螺河内河航运是连通两地的重要货运方式,一直非常繁荣。下面是旧时螺河航运的基本情况。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版《陆丰县志》关于螺河的记载 数百年前,人们已开始在螺河上搞运输,为上下游的民众服务。陆丰西北山区(现陆河县)及周边的柴碳、水果、竹木等物品要运到陆丰县城东海等地;东海等地的盐、鱼类和工业品要运到西北山区(现陆河县),除部分靠人力陆路运送外,主要依靠螺河水运。
起初,人们在没有能力造船或买船时,就用竹木甲(装)成“竹排”或“树排”运载货物。竹木排就是用竹或树木若干条平放,在其两端和中间用竹或树棍横着垫起,然后用竹篾或绳子把竹木绑紧固定后放入河水中放行。竹木排宽度2米左右,前端要整齐,2至3块排可以排成“一”字形运行,最多可有10块排组合。陆河人称竹排和树排为“排”。“排”也和木船一样要人用竹篙来撑。用竹篙撑既可以加快排的运行速度,又可以调控前进方向,以免使排撞到河道中的石头等障外物发生危险,起到“舵”的作用。陆河人也称撑排为“放排”。因陆河地处螺河上游,河道弯曲、狭小和水急,放排都是顺水放,没有逆水撑。从螺河最北的螺溪镇各安开始,就有人放排到中下游,南万镇那段则因河床有很多大石头,所以无法放排。
螺河陆河段中有多个“硁”,一个是螺溪镇欧田“硁子皖”的“硁”,一个是上护镇硁头的“赤花硁”,还有个是河口镇云峰的“油坊角硁”。这些“硁”对撑排和木船运输阻碍很大。特别是硁头的“赤花硁”,撑排和行船到那里受阻最大,撑排还容易发生危险。在这个河段,因河道有巨石,水面狭窄,落差高,水流湍急,要很有技术的人才能把排撑过。经常有人因操作不当,导致排翻掉,发生伤亡事故。而木船的话,不能直接经过这里。
用排运输货物:优点是设备简单,投入少;缺点是运载量小,且货物容易损坏。因此,到了近现代已很少人用排运输货物。主要是沿途哪里有人需要竹木,就把竹或树木装排撑到哪里放着,是单程的。
在螺河上除了可以撑排,更重要的运输就是船运。几百年前,螺河上已有人用小木船搞运输,沿岸较大的圩场都建有码头,供船只装卸货物和往来船只停靠休息,使这些圩场成为一个个小港口。大的圩场要建设几个码头,才能适应商贸发展的需要。例如,河田圩在盐街尾妈娘宫和上圩各有一个码头。当时,一只船可以载几千斤。从外地运往河田的货物大多数都是从妈娘宫的码头起岸,整条盐街堆满了海盐,故其被称为“盐街”。
说起螺河航运,它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抗日战争时期。上世纪40年代初,广东沿海地区大部分陷落,许多港口和交通要道被日本侵略军所封锁和控制,严重影响了本省内陆地区和江西、湖南省部分地区的物质转运,包括海外支援中国抗战的物资。当时,这些物资先通过香港海运到汕尾港,再从汕尾港经螺河运到螺溪各安,然后从各安由人力肩挑经旗头嶂到五华塘湖,接着再继续转运到内地。一度这条交通运输线非常繁忙,间接使螺河上游沿岸的河田、螺溪各安等地也变得非常繁荣。不过,后来随着香港的陷落,被日本侵略军彻底控制,这条交通运输线也就彻底断了。
陆河县上护镇硁头赤花硁(现樟河电站)。刘永湘、彭锦尚拍摄
上面提到的上护硁头的“赤花硁”,由于它落差高,左右和下面都是大石头,往来船只无法直接通过。人们只好先把货物从船上搬到岸上,然后再让人搬到“硁”上面或下面的其他船只上,通过这种方式转运。陆河人称这种做法为“盘驳”,俗称“盘硁”,是由船只接力运输。“盘硁”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货物运输不但时间长,而且容易损坏变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有关部门把这个“硁”的石头爆炸掉,撑排能较顺利地通过。但,过往船只还是不能通行。当时,该处设有商铺销售东西和供船工住宿,好像一个小圩市。现樟河电站的拦河坝就是这个“硁”所在的地方。
每年4至10月是螺河的丰水期,是螺河航运的旺季,往来船只不停地穿梭其间。其他月份则处于枯水期,行船比较困难,船工撑船非常吃力。陆河出东海等地的船顺水要用竹篙撑;从东海上陆河就在船上撑起箬篷,做帆布用,借用风力使船上行。风大时,船的速度很快,有时可以把船推上沙坝。有时候,由于河水太浅,船在河中心“壳(搁浅)”倒;或天气没有刮风,船的速度太慢,就要用人沿河岸大力拉着船向前走,这些人就是纤夫。
“1969年的一天,风平浪静。我们的船在东海载着货物上河田,速度很慢。于是,我们就用大绳子拉着船沿着河岸走,一直拉到现河口云峰电站那里的‘油坊硁’,全程非常辛苦!”陆河县河田镇圳口村委田美村的张永影动情地回忆说。
旧时,螺河上很少桥梁或是只有简易的独木桥,洪水一来,两岸就不能通行。因此,沿岸很多村庄购置有木船,运载往来两岸的人过河,方便群众通行。例如:河田镇内洞村委在1976年内洞大桥建成之前,购置有一辆木船,叫村民用竹篙撑,运载本村和外地的群众过河,解决了大家的通行困难问题。陆河人称撑这种船为“撑渡”,称坐这种船过河为“过渡”。我曾经也在那里坐过船过河,至今还记忆犹新。此外,上护镇樟河村委野鸭村的渡船,由该村吴绍富公的公尝捐资购买、维修,并支付船工工钱。
陆河县上护镇硁二上屋村仍健在的刘庆福先生,现年九十三岁,是旧时螺河船运组织的老船工。刘永湘摄
那时候,在上护镇硁头赤花硁、东海等地还建有中小型船厂,制造和维修木船。新中国成立前,硁头赤花硁就设有船厂。上世纪50年代初,该厂迁到河田,后再迁到樟河。民国时期,陆河县河田镇圳口村委田美村的张文禄、张文对等五兄弟都精通造船技术,除了在本地造船或修船之外,还经常到外地船厂从事这些工作。
此外,在螺河沿岸很多地方成立有“排运”或“船运”组织,以对航运工作进行具体分工,提高航运效率。陆河上护镇硁二上屋仍健在的刘庆福先生,现年93岁高龄,是船运单位的老船工。
2019年6月2日,陆河县在螺河县城段举行龙舟赛。
每当螺河发生水灾时,地方政府会派出排或木船抢险救人。1969年夏秋时节,螺河发大水,上级通知河田镇下坝村的社员立即转移。该村女青年罗喜妹牵着一头水牛上新岭,刚走到下坝洋公路时,凶猛的洪水向她冲来,她急中生智,把牛拴在路边按树上,自己爬上桉树避险。获悉险情后,河田公社立即派出张壮俗等两人撑木排去把她救起。当时,《南方日报》报道了罗喜妹勇于抢救集体财产和张壮续等人冒险救人的事迹。
陆河流传有“唔晓撑船嫌坑弯”“沙公多打烂船”等谚语。头一句原意是“明明自己的撑船技术不行,却嫌河道不直”,现在则比喻“有些人明明自己能力差,却抱怨客观条件不行”;后一句原意思是“河道若水浅沙多,就容易把船底摩擦破”,现在则比喻“人多的话,很难齐心办事,容易把事情办坏。”这些谚语都与溪河行船有关。
1958年后,陆丰东海至河田的公路通车后,用排和木船在螺河上搞运输的日益减少。到了1970年左右,螺河上游基本没有木船运输货物。1970年代中期,螺河也基本没有人撑排了。现在,螺河下游还有人用机动船搞运输。
如今,在螺河上用排和木船搞运输的行业已经消失了几十年,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属自然现象,符合发展规律。不过,这段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不应被遗忘,因为它见证了陆丰陆河人们的发展变化。
声明:转发本文需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