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992|回复: 4

紧急提醒:又有5人被这个东西毒倒!见到这些千万别采别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1 2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汕尾
                                               广东又有5人被毒蘑菇“放倒”!
在山上游玩时,看到路边有野生蘑菇,东莞大岭山杨屋村第三工业区某店员工魏某等5人采回半斤回家煲汤。随后,5人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被送进医院,目前两人症状较重,正在东莞市人民医院ICU内监护。
时值雨季,菌类疯长,容易出现误食毒蘑菇事件。
小编再次提醒广大群众:为了您的安全,不要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2f085f8162bedef29cf8e476fca3e9b7.jpg

两人症状较重送入ICU监护5月9日12时20分,东莞市食药安办接到市食药监局大岭山分局电话报告:因食用了在大岭山镇马鞍山采摘的野生蘑菇,5人出现身体不适,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经过调查,工作人员了解到,5月8日下午,大岭山镇杨屋村第三工业区某店员工魏某等5人到附近的马鞍山游玩,途中采回约半斤野生蘑菇作食材,当天20时左右煲汤食用。5月9日凌晨4时至5时开始,魏某、肖某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并于当日7时30分被送到大岭山医院住院部进行治疗,其余三人则分别在当日5时至6时之间先后发病,并于8时20分送到大岭山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病症、结合饮食史,大岭山医院初步怀疑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9日9时30分,5人先后转诊至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目前,2人症状较重,已入市人民医院ICU监护。

勿采食野生蘑菇!
1bcabb3204c0b2e4b4a0899239bb4041.jpg
数据显示,野蘑菇已成为东莞的“头号毒物”,相关专家统计发现,2012~2014年东莞食物中毒事件中,野蘑菇是引发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三年间,东莞食物中毒死亡9人,误食野蘑菇死亡的就有8人。
而且,野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外来人口的家庭。东莞市食药局表示,在广东引起严重的毒蘑菇中毒事故的多为野外采集误食所致,也有食用了购买的干野生菌或到野生菌经营餐馆就餐后引起不适的例子。
此外,民间流传着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也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比如“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等。不过,监管部门表示,近年来,在广东发生的多起毒蘑菇中毒事故的患者,大多数都说以前曾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不会中毒,“事实上它们是不同种类,毒菌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菌鉴别方法。”
所以,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擦亮眼睛↓↓不靠谱的毒蘑菇识别方法↓↓

错误1
“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事实上,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错误2
“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却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错误3
“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错误4
“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实这并非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5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广东常见毒蘑菇
致命鹅膏(致命白毒伞)

74d29f28cd354263f2877edf50413eed.jpg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肉白色。
习性: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分布:广州、清远、肇庆等地。
毒性:剧毒,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蘑菇中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严重,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灰花纹鹅膏

93864c4aee613503f7cd4e99761f513d.jpg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时钟形至半球形,成熟时扁平,深灰色、鼻烟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中部色较深。菌肉白色,较薄。
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
分布:广州、肇庆、始兴、连州。
毒性:剧毒,在湖南、江西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8ff4013f0ff67d6ea9983016f75fe9c2.jpg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盖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有时边缘稍翻卷,白色,有时中央米黄色至很淡的浅黄色,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
分布:肇庆。
毒性: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2ec8dd05583e77845aea3ee3219e58e9.jpg
形态:菌体一般小,全体黄色。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后近平展,光滑,硫磺色或玉米黄色。
习性:夏秋季丛生或簇生于腐木桩旁。
分布:乳源、乳阳。
毒性: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粘盖包脚菇

0afa431490bb4b9169cef0506060d62f.jpg
形态:菌盖平展脐凸形,肉质,浅灰微带粉红色,中央部分灰色,有云母光泽,边缘整齐至撕裂,有弱条纹。菌肉白色,边缘处几消失,无味道,无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
分布:广州、惠东。
毒性: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疸黄粉末牛肝菌

ad9b717585bc0d1d48fc22f0100487de.jpg
形态:菌盖凸镜形至扁凸镜形,干,覆有一层厚的硫磺色粉末,粉末脱离之后,盖色为浅紫红色至红褐色。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浅蓝色,无味道,有一股硫磺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
分布:肇庆、阳春、河源、连州。
毒性:毒性较强。
格纹鹅膏

b4f8a9a94c39087b2f511f11329e9455.jpg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有的大型。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浅灰色、褐灰色至浅褐色,中部色较深,具辐射状隐生纤丝花纹。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分布:肇庆、曲江、封开、南雄、大埔等地。
毒性:在有些地区市场上被作为食用菌出售,但它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凤梨盖条孢牛肝菌

d5d741b52bdc635d87e5aa02174d4366.jpg
形态:菌盖扁半球形,紫红色至红褐色,不粘,上密覆丛毛组成的覆瓦状鳞片。菌肉白色,伤时变蓝色,后水渍状灰白色,无味道。
习性:单生至散生或丛生于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地上,或长于红周树根或马尾松的活树干上或腐木上。
分布:广东、海南。
毒性:有毒。

撰文(部分) | 南方日报记者 欧雅琴来源 | 南方都市报


发表于 2016-5-12 19: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澳门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3 15: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澳大利亚
看起来好像不错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4 10: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日本
过来看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6 22: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天津
OMG!介是啥东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luhewang ( 粤ICP备14021969号-1|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13 18:35 , Processed in 0.2042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