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山嶂巍然屹立在陆河县县城北部边沿,属莲花山脉中的一座山峰,海拨763米,高耸入云,是陆河县县城附近的第一高山。它和左右群山相比,鹤立鸡群。它像君主一样坐镇正中,群山像一个个士兵守卫在它的身旁。
火山嶂形状酷似一把火炬,故人们叫它“火山嶂”。火山嶂又名“许山嶂”和“许山峰”。为什么会有这些名字?据火山下罗氏祖先传说,从前,火山嶂下是许姓的人先在这里居住过,所以人们称这座山为“许山嶂”。现人们书面用语有用“许山嶂”这个名词,但口头用语都叫它“火山嶂”。
火山嶂山清水秀,林木茂盛,大树参天,翠色欲滴,很少污染,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美丽极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用在火山嶂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人们处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角度观看火山嶂,它的面目是不同的。站在螺溪和东坑等一带看,它像一把尖刀直插云霄。从前有位解放军战士野营经过螺溪到河田。河田人问他火嶂叫什么山,他回答说,叫“石刀山”。也许就是这种缘故吧。在县城的北部、南部、下坝洋和内洞一带看,火山嶂酷似一把火,形状最美丽。几年前,有位外地的知识分子在下坝洋观看火山嶂后发出感叹:“在这里看火山嶂最美丽,感觉到它最慈祥。”
火山嶂自然资源丰富,地下有多种矿床。地面有番松、松树、赤藜、荷树等几百种有价值的树种,有许多珍贵的中药材植物,有包括穿山甲在内的多种稀有野生动物和岩石等宝贵资源。在公社化时期,人们就称它为“宝山”。在这些宝贵资源中,又以岩石最为著名。这座山上的岩石以多和坚硬著称于世。它上中下,前后左右,里里外外都布满石头。在远处望去,这些石头像一只只大大小小的乌龟在爬行,又像一辆辆坦克在行驶。火山嶂怪石嶙峋,名石遍野,不胜枚举。
南面靠近山顶的地方有块大石头,由于顶部向外突出,下部终年都淋不到雨水,非常雪白,很像人洁白的牙齿,附近的人们都叫它“白石牙”。
左右两侧各有块大石头,只露出表皮的部分就有几百平方米,它们好像一块黑色的布帘,人们称它们为“长石壁”。西片那块非常徙峭,好像塌下了一半,人们又叫它为“崩石”。东片那块较西片大,可能有近千平方米,长几十丈。石壁上人无法到达,在它上面的边沿玩耍非常危险。在雨季时节,石头上面坭土里的水不断流向石头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光芒万丈,非常耀眼,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又像一幅大瀑布。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山脚下的石禾町村北边有块大麻石,可以晒几担稻谷,被命名为“晒谷石”。石禾町村的村名也是由此得来的。河北村籍台胞多次回大陆寻根问祖,都指名要参观这个“晒谷石”。
在陆河电大往东北约500米处有块大石头叫“石王爷”,也有人叫“石爷”。它很久以前就被供奉为神。十几年前,人们在它的前面边沿和右边盖起了琉璃瓦的亭子,筑起案桌,供信徒祭拜。每年农历年初、年终,每逢初一、十五,祭拜者门庭若市。特别是除夕那天,“还福者”络绎不绝,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附近有很多人用上带“石”字的名字,就是与这块石头有关。他们被长辈过房给“石爷”做子孙,所以取名为“石X”。这里已自然成为旅游景点。
山中还有“仙人迹石”、“大石王”、“鹞婆石”、“四方石”、“三棱石”和“眺望石”等。火山嶂为陆河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远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造高砂陂公路大桥、老河田中学(现河城中学)、揖江公路大桥及后来建造河田电影院与内洞大桥所用的石料,全都是从火山嶂开采出来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河田及周边一带地区建民房所用的石材大多数也是从火山嶂开采而来。
火山嶂是陆河县境内第一名山,在陆河已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有一条公路(部分地段已硬底化)盘旋而上,直通山顶。山顶上现已建有电视塔和通讯微波接收转播站,为陆河及周边地区丰富文化生活和信息现代化起到了巨大作用。解放后,有关部门在山顶上立有石碑,据说是测量用的。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山下迷人的景色尽收眼底。
火山嶂早已被开辟为省级森林公园。一年四季,特别是重阳节前后,有大批陆河游人登上峰顶观光游玩。谢非同志在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期间,也曾登过火山嶂。如今这里已成为陆河人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不登火山嶂,枉为陆河人。
火山嶂巍峨雄伟,是陆河的象征。它为陆河人民挡风遮雨,御寒保暖,使农作物免受寒露风和霜冻的侵害,从而获得丰收。人们站在它下面,就好像投入了父亲的怀抱,倍感温暖和舒适。它养育着陆河人民。如果说,螺河是陆河人民的母亲河,那么火山嶂就是陆河人民的父亲山。
编辑:saite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