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237|回复: 1

陆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蟠龙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1 14: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惠州
红色蟠龙祠


文/罗素丽


  2012年国庆,这一天,陆河的天空特别蓝,阳光特别灿烂;这一天,雄伟的许山峰显得更加巍峨,林木显得更加苍翠;这一天,座落在许山峰脚下青龙背村的蟠龙祠,浸润在一片红色的海洋里;这一天,各界知名人土和当地的人民群众川流不息像潮水般涌向这片红色的海洋;这一天,是蟠龙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幕庆典的日子。 204146xrb17a1z2oqaxbzb.jpg
  陆河县城的人民路,许多飘扬的彩旗插遍公路的两边。在人民北路通往青龙背村的路口,两个大气球悬浮空中飘飘悠荡,路口也早已立起了耀眼的红色充气大门,大门的上方红绸横幅写着“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暨陆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揭幕庆典”,大门两边垂挂着:“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建设和谐幸福家园”“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花泉林歌”“悠然陆河”的宣传联。 前来的车辆有序地停靠在大门侧旁指定的位置。走进这个充满喜庆的大门,在通往蟠龙祠的路上,彩旗猎猎,花篮排列两旁,人们络绎不绝,远远就听到了悠扬的欢迎曲。

  近了,近了,我的心激荡起来了。眼前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红海洋的上空也飘浮着几个大大的红气球。宽阔的蟠龙祠前搭起了一个巨大的红色帐幔,这就是庆典的大会场。前来庆贺的乐队在会场入口处排成两行,正全情演奏着迎宾曲。会场内铺上了红色地毯,摆放着许许多多整齐的红塑料凳子,红旗分插会场的周边。一个宽敞的红色舞台高高搭建在会场的正前方,舞台的边沿摆置着两行五颜六色的鲜花,舞台正中的红绸上写着:“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旧址暨陆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揭幕仪式”,舞台两边分挂着“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的醒目标语,在鲜花的簇拥下,显得更加的耀眼夺目。整个会场,人头攒动。坐着的,站着的,老的,少的,亲切攀谈着的,忙碌着的……


  庆典还没正式开始,我随着参观的人流迈进了罗氏宗祠——蟠龙祠。这是一座“上五下五”结构的客家祠堂,占地面积达七千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五百多平方米,为罗氏二级宗祠。“豫章堂”巨匾高悬于正厅中央,上厅置龛供罗氏先祖之位。堂内建筑精致,古朴典雅。雕梁画栋的工艺令人叫绝,墙上花鸟壁画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堂内楹联烫金耀眼,对仗工整,寓意深远,彰显了中原古风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上厅、下厅、天井边的墙壁之上,展出了许多关于蟠龙祠在烽火岁月中的珍贵资料照片。透过这些珍贵的照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照片背后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去感受历史上的蟠龙祠,曾经在风雨的岁月中,在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下厅的右边挂着一幅蟠龙祠彩色的图片,从图片的说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蟠龙祠史略》。蟠龙祠始建于1923年。2009年重修。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及东一支队机关报《大众报》社址,是游击队和文工团的驻地,也是广东省通用“新陆券”及“河田流通券”钞票印刷厂的所在地。 


  1949年3月,蟠龙祠成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江南地委“教导队”的培训基地。曾先后在这里举办多期培训班,培训连排干部200多人,充实了干部队伍,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在展出的资料中就有当年军事训练班的结业合影和培训基地颁发的“结业证书”。当然这“结业证书”与现在的结业证书的内容是迥然不同的,上面写着:“服务人民,联系群众,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活泼紧张,遵守纪律。”有意思吧!
在另一面墙上展出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当年在蟠龙祠的留影。年逾九旬精神矍铄的老红军战士——罗烈练先生,向我们介绍,当时年轻的谢非是负责政治教导员工作的,领导游击队开展对敌游击战争。罗老先生当年参队的照片以及一些珍贵的个人简历也保存完好,张贴于墙上静静地向观者诉说着那段难忘的时光。


  在记载着岁月的黑白的“结业证书”旁边,还张贴着一张黑白的“公粮债券”。“公粮债券”?我又好奇问这位老人家,通过他的介绍,我了解了这“公粮债券”背后的故事:当时革命游击队在这一带山区进行革命活动,为解决粮食问题,在蟠龙祠设了一个独立储备仓库,负责收当地人民群众的粮食。交多少粮食就发这种“公粮债券”多少给人民群众作凭据,以后农民群众交公粮时,出示这种“公粮债券”就可以少交公粮,至于怎样计算,当初都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当时当地的人民群众是全力支援游击队的工作的。


  天井左边墙上展出的是当年《大众报》的黑白报刊的复印样报。《大众报》创刊于粤赣湘边纵队成立的1949年1月,是东江第一支队的机关报。在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里,它作为东江第一支队的一支战斗号角,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军队有关的宣言、革命歌曲、革命教材等,还报导主力部队,东一支队在各个战场上的胜利捷报和当地人民群众对敌斗争的先进事迹,为发扬光大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革命精神和江南地区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老人介绍,当时的报刊编印,都是用蜡纸进行手工刻印后,用油墨印刷的,工作的烦琐与强度都很大。负责《大众报》的同志克服种种困难,编印和发行大量的《大众报》,在当时的影响是巨大。
  

  墙上还有一张黑白相片,引起了我的驻足,相片下面一行:“1949年7月华南文工团四队全体同志合影于河田队部”的字样。老人家见我凝思良久,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当年的华南文工团宣传队,他们用歌舞的形式到陆丰西北地区(现陆河)来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深入群众,教群众唱革命歌曲,跳秧歌舞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也大大鼓舞了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解放战争的洪流中。


  1949年4月,陆丰县委根据江南地委的指示,在河田镇设立了“新陆银行”,并在蟠龙祠印刷发行“新陆券”、“河田流动券”。如今, “新陆券”和“河田流动券”的复印件也张贴在洁白的墙上,似乎向游人诉说着岁月中那些尘封的往事。
  

  展厅里还展出了东江第一支队活动地区图(1949年1月)、1949年农历7月19日河田镇庆祝海陆丰解放军民兵联盟大会的照片、蟠龙祠旧貌等珍贵的资料图片等。诉不尽的历史,都浓缩在这些珍贵的图片中。透过这些珍贵的照片,我们了解到了革命前辈为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光辉历程,了解到了蟠龙祠曾经辉煌的革命岁月。它扇动着我们想像的翅膀,呼唤着我们灵魂深处的正能量。


  随着参观的人流,我又来到蟠龙祠旁边经罗氏家族多方集资新建的三层蟠龙祠会馆。蟠龙祠会馆建于2009年,是供参观人土歇息的场所。新会馆的一楼大厅摆放着供休息的沙发、桌椅、茶几;墙上挂着许多伟人的彩色照片: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大厅的一角,放着一个玻璃书柜,里面放着《陆河文史》、《客家陆河》、《中国革命史》、《陆河风光》、《海陆丰革命史》等有关史料的书籍。二层、三层是休息室。正看得入神,同伴催促说,庆典仪式开始了。


  我快步走出会馆,正传来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的声音。主席台上已坐满,台下的红凳子也已坐满,四周还站立着许许多多前来参观的人们,把会场围个水泄不通。我挤身于站立的行列,被人群包围了,被红色包围了。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在阵阵鞭炮声中,在舞狮队的乐曲中,在红绸下垂的瞬间,“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政治部指挥中心旧址”和“陆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匾突然金亮亮的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全场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响彻蟠龙祠的天空。


  人们不会忘记蟠龙祠的历史,不会忘记曾在蟠龙祠战斗过的革命前辈,不会忘记海陆丰人民为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今天,是为了展望未来。 
  庆典仪式仍在有序地进行着,我悄悄退出人群,站在升旗台下,望着蓝天下飘扬的五星红旗,望着高耸入云的许山峰,陷入了深深的遐想中……相信蟠龙祠明天的天空会更蓝,相信陆河明天的太阳会更灿烂。
(已发报刊)





发表于 2014-10-11 22: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
有空就去参观参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luhewang ( 粤ICP备14021969号-1|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2 21:42 , Processed in 0.1595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