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766|回复: 4

何香凝来螺溪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4 16: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
ee8904ff-1d71-45a5-a491-f8c350df4802.gif
                                                                  文||罗林虎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月25日香港沦陷,被日军占领。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俨然是一片“世外桃源”,国内大批难民蜂拥而至,大批军火和物资在这里转运,香港成了远东最繁忙和重要的港口。“皖南事变”后,许多著名政治、活动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遭受国民党顽固派的迫害,在国统区无法立足,在共产党的帮助下,从大陆各地辗转流亡孤岛香港。一时间,香港人才济济,报刊、社团蔚为壮观。进步、团结、抗战的主题,使枯燥消沉的香港文化界显得蓬勃生机。香港仿佛是一块筑有“战争防火墙”的“和平绿洲”。
滞留在香港的抗日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共800余人,在日军严密封锁和日夜搜捕中突然从人间“蒸发”。1942年1月4日,受中共中央华南局指示,香港地下党组织决定护送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到汕尾港转移大后方。
在转移的800余文化人士中,有社会活动家、学者、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大都是国家的瑰宝。他们或许是共产党人、或许是左翼人士、或许是民主人士、或许是国民党人,只要是爱国的,支持抗战的,都在营救之列。这次大营救穿越敌伪多道封锁线,历时近200天,跋山涉水,行程万余里,遍及10余省市。茅盾称之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
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分水陆两路离开香港,陆路:香港―九龙―大帽山―深圳河―白石龙―坪山―惠州―老隆(龙川)―韶关到桂林、重庆或苏北等地;何香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走水路:香港―长洲岛―汕尾―螺溪―兴宁再转移到内地。
何香凝一家人为了逃避日军的追杀,从原来香港罗便臣道的蔡廷锴将军住宅转移到铜锣湾避风塘的驳船上,后来又转移到鸭旦街(即永胜街)海陆丰会馆。同时转来的还有柳亚子父女。由于何香凝、柳亚子年迈体弱不宜长途跋涉,必须走水路用船护送。
战前,日伪在香港就有潜伏情报人员,文化界和爱国民主人士的行踪已被他们察觉。为了将这批中国第一流的抗日志士一网打尽,日军占领香港后,以强化治安为名,封锁海面,在交通路口设岗哨,对过往行人严加盘查,夜晚实行宵禁,贴出布告限令“抗日分子”前往“大日本军报道部”或“地方行政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并在全市分区、分段、挨门逐户大肆搜捕。
由于何香凝名声太大,住在香港罗便臣道的蔡廷锴将军住宅已不安全,常有日本兵进来搜查。危急之际,潘柱找到了她们。在潘柱的帮助下,何香凝一家人先是转移到铜锣湾避风塘的驳船上,以后转移到鸭旦街(即永胜街)海陆丰会馆。同时转来的还有柳亚子父女。何香凝、柳亚子年迈体弱不宜长途跋涉,必须走水路用船护送。潘柱找到交通员谢一超,命令他用小船将何香凝、经普椿母子和柳亚子父女秘密送往长洲岛,然后再从那里转乘大船到海丰马宫。
一行人乘小船好不容易才漂到长洲岛,又换了一条由港九游击队联系的有三条桅杆的大机帆船,转往汕尾。因为当时敌人要没收一切机器,船主只好把机器拆下,沉入海底,机帆船变成了布帆船,只有单靠风力行驶。
海风一个劲的吹,何香凝站在船仓上,想到即刻就可以逃离香港,结束家人一个多月来提心吊胆、东躲西藏的日子,一股潮热顺着她的血脉涌上脸颊,热乎乎的。党中央此次不惜任何代价营救爱国人士逃离香港的行动,让她觉得眼前这一艘极其破旧的帆船,就像一艘诺亚方舟把她送到光明的彼岸。
大海看上去一马平川,实是暗流涌动,旋涡打转,木头机帆船在大海中行驶,一会左右摆动,一会前跌后仰,行驶起来比路面显得颠簸,由于这艘机帆船之前被日军拆了发动机,只能依靠两张布帆借风力行驶。帆船刚离开香港驶出海面不久,风力越发减少,海面到了后来竟然风平浪静,帆船无法顺着风向行驶,只能在海面逐波漂荡,像一只摇摇晃晃摆动的摇篮在海面上颠簸着,七天七夜过去了,船上淡水和粮食已经所剩无几,大家几乎绝望的认为难逃此劫。何老太把孙子紧紧地揽抱在怀里,自从丈夫廖仲恺遇刺身亡后,17年来她致力于完成丈夫的遗志,坚定不移地投入到报国事业中去。可如今丈夫的遗志还没有完成,国家还处在危难之中,何香凝的心开始隐隐作痛起来。白茫茫的大海,帆船继续毫无目的摇摆着……,在危急关头,东江游击队的巡逻艇发现了他们,听说船上是廖仲恺烈士的夫人何香凝,当即送来了食物和添足了淡水。此时,海面终于起风了,帆船开始借着风力,扬帆往东岸海丰的方向驶去。
海上行船,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脱离危险,当帆船行驶到大鹏湾海面时,又突遇海贼截劫。危难之际,地下党护送人员谢一超挺身而出,和海贼斗智斗勇周旋后才得脱难。何香凝先生忆起当时情景,不禁感慨万分赋诗《香港沦陷回粤东途中感怀》:“水尽粮空渡海丰,敢将勇气抗时穷,时穷见节吾侪责,即死还留后世风。”柳亚子同样也在《流亡杂诗》中记录当时的情节:“一姥南天顾命身,千魔万怪敢相撄。劫余仍遗同舟济,揽辔中原共死生。”通过柳亚子诗赋中的描述,革命家何香凝先生置生死于身外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海上历经艰险漂流了近十天,何香凝和儿媳经普椿母子、柳亚子及其女儿柳无垢一行终于到达海丰汕尾。上岸后,直达海丰县城,由于何香凝是国民党中央委员身份,海丰国民党当局召开了“庆祝何香凝委员脱险”的欢迎大会,何香凝先生在会上向民众宣传抗日的革命道理,公开批评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引起当局的极度不安。因此海丰县国民当局匆忙把她送走。
何香凝离开海丰后,在陆丰螺溪(现属陆河县)小住几天,然后转去五华。何香凝到了螺溪,在江南公司办事处负责人我的大伯公叶振寰家里。何香凝先生先在叶振寰先祖十世公坐落在螺溪墟祖传店铺住,在此期间,国民党当局和当地知名人士,纷纷登门拜访。何香凝热情接待了来访者。因为来访的人很多,然后又在叶振寰家“福泰楼”里小住了几天,当她了解到日本侵略军的飞机两次疯狂轰炸河田镇,炸毁陆二中学(现陆河县河田中学)校舍及部分民房;在碣石大肆烧杀;进入陆丰县城到处抢掠、杀戮等情况,非常愤慨。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国际交通线滇越铁路被封锁,外援物资只能临时开辟由香港转运至海丰汕尾。从香港到汕尾沙鱼涌上岸的抗日外援物资源源不断从海丰、陆丰经螺溪,然后转运五华至内地。可是沿途的偷盗者将木箱里面的棉纱、棉布、烟枝、枪弹等抗日物资偷走后,用等量的砖木装回去,抗日外援物资到达内地后,打开木箱里面尽是砖头和木块。了解到抗日外援物资被沿途的官员巧劫豪夺,公开售卖,何香凝先生深感到国民党当局的腐败,气愤地说:“如此官吏,何以言抗战!”
何香凝在螺溪短短几天的时间,不忘到附近老百姓家里走访,了解当地的民情,时刻和群众宣传抗日救亡革命道理。当她听到螺溪的农民每天一大早要从螺溪日头角出发,用扁担挑食盐过旗头嶂到五华,又从五华挑木材回到螺溪,赚点脚力钱维持生活,她深表同情地说:“群众的生活太苦了。” 为鼓舞螺溪人民的抗日热情,她挥毫泼墨写了一幅:“努力卫国”四个大字的横幅赠送给叶振寰夫妇,后来这四个大字挂在螺溪进化小学,鼓舞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螺溪人民爱国情操。何香凝还画了一幅“傲雪寒梅”的国画,题上“战胜寒冬骨更坚”的诗句赠送给叶振寰,这几幅画由叶振寰弟弟叶舟(字锦天)拿去梅县装裱之后,挂在螺溪墟祖传店铺里。小学教师叶灼文向她索画,何老即席挥毫画了梅、兰、菊、竹四幅条幅相赠。
何香凝在螺溪的饮食起居,叶振寰夫妇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时由于物资紧缺,为了让何老太尽快恢复体能,妻子彭娇炖了鸡和鹧鸪给何老太补充营养。振寰夫妇还为了何香凝的安全起见,安排她住在后厅一间清静的房间。他们夫妇俩轮流在前厅“挡驾”接待来访者,让何香凝得到充分的休息,何香凝离开螺溪之前,感激地紧握着振寰夫妇的手说:“谢谢你们,这几天是我离开香港过得最舒适的日子。” 何香凝看到叶振寰六岁的儿子叶水生整日在地上和墙壁上涂划,她甚是喜欢,手把手教叶水生画了一只大公鸡,细心讲解了学画画入门的技巧,为了鼓励他以后好好学画,她把二件从香港带来的小银项链和一个小木马玩具送给叶水生和叶振寰小儿子叶国森(原名木森,现居香港)。
何香凝在螺溪休息几天后,起程前往五华,江南公司雇了小轿给她乘坐,并派了四名护运队员护送。从螺溪去五华要经过旗头嶂,旗头嶂是当时陆丰县北连五华县的一座大山,海陆丰老百姓往返五华、兴梅必经之地。因旗头嶂山路极其崎岖,山高路远,人烟稀少,又是两县交界处,经常有土匪出没,拦途抢劫往来商贾行人。路上,何香凝见到叶陈旺、叶云考两位轿夫吃力地抬着轿子,她立即叫他们停轿说:“路难行.你们两人太辛苦了.我们还是一起走路吧。”两位轿夫只好跟在后面,当他们知道何老已有64岁的高龄,还坚持步行登山,感到很是歉意。在山路稍为平坦时,又请何香凝上轿。沿途下轿、上轿数次。终于到了螺五华地界,何香凝先生执意要他们停轿休息,并把螺溪群众送她的甜粄(年糕)分给他们充饥,又给了他们每人三块银元。
轿夫叶陈旺回到家后,逢人便充满敬意地说:“何香凝这样的大人物,一点架子都没有,把我们乡下人当自己人看待,我一生扛轿,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人!”在五华塘湖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饭后,何香凝坐上了船,起程到了安流,终于安全撤离到大后方。
叶振寰大伯公后来去了香港,叶振寰大伯公的妻子彭娇前几年在香港去世时,振寰大伯公的弟弟叶锦天(叔公)将这段历史经过寄给时任港澳办主任廖辉,当时港澳办还给大伯婆彭娇送来花圈和500块钱,以表示哀悼。我的舅舅叶水生由于年少时受到何香凝的影响和鼓励,从此和绘画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的女儿爱斌受其影响也喜欢画画,并写得一手好字画。水生舅舅常年居住在陆丰市甲子镇,一生以画画为乐,画的栩栩如生,族人为人低调,很少有拿这段历史和外界说起,所以很多人不知道。
何香凝的伟大人格对我的影响也颇深,后来我加入民革,热爱绘画,收藏何香凝作品,这和何老曾经来过我的家乡有莫大的关系。何香凝送给叶振寰大伯公的几副国画由于土改时抄家抄掉了,后来,当我得知一个曾经在土改时来叶家抄家的人还活着,我还花巨资从这人手里把那几幅国画给买了回来,一直珍藏着。遗憾的是,何香凝写给我大伯公的“努力卫国”就高价从抄家的那位老兄那里买回来了,但是另外一幅“傲雪寒梅”的字画还一直没有找回来。
弹指间物是人非,大半个世纪随着岁月流逝,福泰楼静悄悄的站立在海陆丰的大地上,我们还能依稀看出它当年曾经的气派和繁华。如今,福泰楼和周遭林立的高楼大厦相映衬,它显得破旧,落寞,却依旧坚守着岁月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和荣誉。

相关帖子

发表于 2013-6-4 1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这个故事我听他们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5 1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汕尾
嗯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21: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占坑编辑支持,希望版主不要怪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8 08: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好帖必须得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luhewang ( 粤ICP备14021969号-1|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2 21:58 , Processed in 0.17294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