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229|回复: 7

陆河文化遗产介绍之六(笠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30 08: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深圳
    青  龙  背  笠  麻
    陆河县河田镇青龙背村曾经有一种全民普及的手工艺——做(编制)笠麻(斗笠),它的出现已确凿年月可考,延续埋单据说有数百年以上。解放前,在陆河青龙背村很多人会编制笠麻,并都是家庭作坊,在上世纪边七八岁的小孩都会做。上世纪70年代,当地还办起了大型的集体笠麻厂。
    做笠麻需要青竹和箬子叶、油纸和野藤等材料。其工序是:先选好质量好的青竹,然后把它截成1米长左右一段,开成侧篾。篾开好后要过“剑门”。 “剑门”的外形像一把树锤子,上方用一段方木块制成,下方有一条方柄长约80厘米。在方木块的中间凿去三角形木料后安装上两块锋利的刀片,刀片之间的空隙称为“剑门”。篾的一端从剑门穿过,再把篾拉出来,这样就叫过“剑门”。过了剑门的篾厚度均匀光滑,接着就进行编织。一顶笠麻要织两块坯,每块都是圆形的。编制时从笠顶开始,用“笠麻模”(用粗篾织成如人头部大小)做模,使之凸起。坯倒过来,从顶开始要均匀地铺上油纸,再铺上“箬子叶”。接着就把下面那块倒过来合上,再在笠麻的边沿圈上竹片做的“笠麻框”,用篾皮缝上。最后在它的底面打上8
条“肖”(竹签),一顶笠麻便被做出来了。
    刚开始,这里的笠麻品种大致上有“圆凸笠麻”、“笠麻公”(尖顶)和“幼笠”三种。前两种又有大小之分。“圆凸笠麻”大的直径约65厘米,小的约45厘米;“笠麻公”大的直径约80厘米,小的约45厘米;“幼笠”直径约60
厘米。后来还制作工艺更精细的“密眼”小笠麻。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一顶大的笠麻卖5角钱,小的卖3
角钱。人们还喜欢把笠麻填写上红五角星、年份、写上名字或其他自己钟意的词语,再涂上桐油,闪闪发光,人们以能拥有这样的一顶笠麻为荣。
    笠麻具有耐高温、耐磨等优点,它既可为人们遮阳挡雨,又能抵御风寒。人们从事室外劳动或旅行时常常戴着它。
    随着时代变迁,遮阳挡雨产品的日渐丰富,到上世纪90年代,青龙背笠麻逐渐停产。
发表于 2013-4-30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配个图片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7: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
忆灰泠 发表于 2013-4-30 17:27
配个图片更好。。。

谢谢建议,这个先配上,后面的介绍积极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30 17: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深圳
不轻言 发表于 2013-4-30 17:44
谢谢建议,这个先配上,后面的介绍积极改进。

040圆凸笠麻.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30 2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河北
我小时候经常戴{: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0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湖南长沙
好像家里还有人戴笠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4 17: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小白一个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6 07: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luhewang ( 粤ICP备14021969号-1|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2 19:27 , Processed in 0.16464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