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手机来电话响一声就挂断,如果回拨可能接入录音电话或者没有任何声音,再查手机资费,少则被扣30元,多则被扣几百元。昨日,省公安厅发布预警提示,提醒市民小心这种“一声响”手机吸费陷阱。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表示,被外界称为“吸费电话”的这种陷阱,“业内人士”称之为“加值电话”,如果市民回拨就被接入加值性付费业务平台,这个平台每分钟将产生最少30元多则几百元的费用。加值性付费业务平台加盟费从8000元到4万元不等,每产生50元的话费,8000元的加盟商可拿8元提成,4万元的可以得到25元提成。
据介绍,这种高额吸费电话已形成五级利益链。一级单位就是设在境外声讯台;二级单位是电信运营商;三级单位是负责出售电话群拨器的企业;四级单位是电话回拨加盟商;五级单位就是广大普通手机用户。
这条利益链获取利益的途径是:四级单位首先到二级单位注册一个特殊服务号码(声讯电话号码),然后四级单位从三级单位买回几台电话群拨器,通过电话转接器将声讯电话与手机、固定电话进行默认,电话群拨器自动拨号拨打五级单位的电话,接通后立即挂断。如果五级单位回拨电话,电话将通过卫星转接器直接转接到一级单位,由一级单位接听电话,每分钟有高额的利润回报,所有的支出都由五级单位支付,二级单位的计算机平台会自动代收费用。
五级利益链的收入分配方式为:如果每分钟可以产生50元的话费,一、二级单位共抽取50%,三级单位作为代办单位抽取25%,最后落到四级单位手里还有25%,即12.5元。这些骗子公司都采取异地作案方式,受骗的手机用户也比较分散。受骗者被骗金额一般不超过几百元,公安机关难以立案。
警方提示:如何防吸费陷阱?
1、不要贸然回拨未知来电。看到不认识的未接电话,可以先通过网络查询手机号码归属地,如果是异地号码,是吸费陷阱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保险起见,可用固定电话或IP电话回拨。
2、设置“来电防火墙”。可以选用有“来电防火墙”功能的手机,通过该功能屏蔽该号码。一些智能手机则可以通过安装软件的形式来实现“拦截”功能。
3、设置分组铃声。手机一般都支持分组铃声,市民可以通过不同的铃声来判断是朋友、家人还是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