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834|回复: 7

陆河擂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22: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广东惠州
擂茶.jpg

在陆河,五云、上下沙、下乡肚,河田门,河婆,一带的客家人长年累月爱吃“擂茶”,成了当地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待客礼节。客家人热情,每当亲朋光临作客,主人往往用“擂茶”款待,以示亲切、热情和敬意。
客家在南迁途程中,千里迢迢,跋山涉水,餐风饮露,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客居地又需要白手起家,逐渐养成一种坚韧耐劳、向外发展、敢于冒险的品格。正是这种品格,给了客家人不知疲倦地寻找新天地的原动力。擂茶的品格与客家精神不是有某些相通之处么?擂茶,取之于山野,烹之于征途,映日月星辰,染风霜雨雪;品之,呈优雅闲适之情,增粗犷豪迈之概。它是客家的瑰宝,是跋涉者的“源泉”……每一种饮食文化,无不是生活哲学的一种诗化,一种启迪。
用搅拌机磨的茶不如人工擂的那么地道、好吃。河婆吃擂茶确实没有五云、上沙、罗溪、河田、东坑水唇那么普遍;河婆东去龙潭一过食擂茶就稀少了,到了分水、南山、灰寨就更少了;南去坪上一带擂茶一般只是人客来时,擂钵茶招待招待;上述地区就不同了,像五云有些乡村一日最少要擂二次茶;简直离开了擂茶就活不了一样。
选购擂茶钵有学问,据说是韩屋楼、军墩人做的,花纹较凸现,耐磨。其它地方出产的,牙纹不久就磨损了,同时陶土质体不够坚硬,烧窑的功夫不如河婆。(擂茶钵:我曾问过好多经销者,河婆.五云.上沙.东坑水唇和河田都喜欢进梅林(普宁山区)出产的,销路好)。
擂茶棍:擂茶棍多采用软樟油茶山苍山布惊几种树料,如有可当药用的“冬瓜瓤”树则更佳,约3尺长。
菜色:树仔菜,菜脯、菜心、蒜、荞头、赤豆、韭菜、豆叶、菜豆或富贵豆、虾米。擂茶用料现在生活水淮普遍提高,所以下料一般也比以前讲究了;但各地有所不同,如正月用来配送糖料的叫净茶;河婆、五云人一般都不加油麻,上沙、水唇、罗溪、河田人却以油麻为主;再说吃脯米茶,河婆和五云人一定要炒很多青菜、豆类;河田、罗溪不炒青菜,但普遍都加上炒黄豆。正宗家乡擂茶不加味精;胡椒下擂茶味道很好,一般冬春时才用。
相传,明时大文豪祝枝山,云游至揭阳霖都,刚吃完早饭,见每家每户都准备擂茶,便即兴作了一首¨擂茶¨的打油诗:
晨时食朝午时茶,茶钵擂得响叽咔,若知人情深与浅,看佢多少下油麻。


发表于 2011-8-24 0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泰国
支持你就顶你  

点评

谢谢辉常可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8-24 01: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01: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惠州
辉常可爱 发表于 2011-8-24 00:58
支持你就顶你

谢谢辉常可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4 2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江苏苏州
支持~~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5 1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新西兰
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21: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香港
这个贴好像之前没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18: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 广东佛山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02: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 Invalid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地图|luhewang ( 粤ICP备14021969号-1|粤公网备案:44152302000007

GMT+8, 2025-2-2 21:51 , Processed in 0.190290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